周易祭祀,祈福择日说明——“择日师傅王镜海”
文章作者:admin 上传时间:2025-05-25 02:08:20
旧历的尘埃里,藏着先民的魂魄。那时节,天地未分,神权如磐石压在人间。祭祀的权柄,原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,平民纵能燃起三炷香,终究触不到宗庙里青铜鼎的寒光。待城池筑起,兵戈与香火便成了国之双翼——前者劈开混沌,后者缝合裂痕。
礼与俗,原是阴阳两面的铜镜。士大夫在太庙前跳起八佾之舞,乡野老妪在槐树下焚烧黄表纸。千年的风霜里,二者竟如水乳交融,化作中国人骨血里的符咒。祭祖时香烟缭绕,是孝道在血脉里游走;社祭时鼓乐喧天,是乡情在泥土中扎根;祭天时玉帛成堆,是王权在云端筑巢。这般光景,倒比二十四史更教人信服:择日祭祀,原是给天地人神立契约。
吉日如星斗列阵:天德是北斗斟下的酒浆,月德是娥皇洒落的脂粉,天赦是玉帝亲笔勾销的罪状。凶日却似魑魅魍魉:天狗噬月时莫要张望,寅日里连灶王爷都躲进灶膛。祈福这档子事,原是祭祀的孪生兄弟,只是更添三分虔诚——求子时避开月破的锋芒,问病时躲开劫煞的阴影,就像在雷雨天收起晾晒的绸缎。
最妙是那些被禁忌包裹的日子。月建如锁,锁住妄念;四废似网,网住痴心。上朔之日,连财神都闭门谢客;禄空之时,求功名恰似竹篮打水。这般讲究,倒叫人想起老中医开方子:甘草与砒霜,差之毫厘便要人性命。
如今我们翻开黄历,那些朱砂圈点的吉凶,原是先民在时光长河里撒下的浮标。有人看见迷信的残渣,有人嗅到文明的余温。倒不如学那青铜鼎上的饕餮纹,半睁半闭着眼,看这人间烟火在吉凶之间,生生不息地烧了五千年。